上崔大夫啟 ( 崔咸)
April-29-17
2:57 PM
伏承已踐埋輪,光膺弄印(1)。夙承知遇,欣賀伏深。大夫二十三兄,銑社光輝,珠庭宅慶(2)。居方可裕,秉直無從(3)。誠宜便舍圭符,來調鼎鼐(4)。
(1)踐,謂實授。埋輪,《後漢書張綱傳》及《東觀漢記》(卷十七)都有“綱獨埋其車輪於洛陽都亭,曰豺狼當路,安問狐狸”之記載。後以“埋輪”稱御史。膺,
接受。弄印,《史記張丞相列傳》“高祖持御史大夫印弄之,曰
‘誰可以为御史大夫者?’孰視趙堯曰‘無以易堯。’遂拜趙堯為御史大夫。”後因稱任命御史大夫為“弄印”。二句謂崔已履御史大夫之職。
(2)二十三兄,崔之大排行。銑社,義不詳;疑即銑樹,謂金光燦爛的神樹。似可喻人風姿俊邁。王勃《乾元殿頌序》“黃離鍾耀,太陽分銑樹之輝;蒼震薦音,少海控銀河之色”。珠庭,飽滿天庭,星相家以为主貴之相。
北周庾信《周大將軍趙公墓志銘》“凝脂點漆,日角珠庭。”按“光輝”與“宅慶”不對仗,疑其中有誤; 前者或如“含輝”,而後者或如“瑞慶”也。二句似譽對方骨格相貌,超群出衆。
(3)居方,《易·未濟》:“君子以慎辨物居方。”孔穎達疏:“辨别眾物,各居其方,使皆得安其所。”居方可裕,即處事審物勝任自得之意。秉直無從,秉性耿直,而絕不茍從,謂必從道也。《論語子罕》“法語之言,能無從乎?改之為貴”。
(4)圭符,古諸侯所執上圓下方的玉版,即信符;此即代指地方官的音信。調鼎鼐,即調鼎,
喻任宰相治理國家。《韓詩外傳》卷七:“伊尹 ,故有莘氏僮也,負鼎操俎調五味,而立為相,其遇湯也。” 蓋御史大夫亦稱憲丞,秦漢時與丞相、太尉合稱三公,所謂“亞相”也。唐封演《聞氏見聞錄》“唐興,宰輔多自憲司登鈞軸,故謂御史大夫為宰相”。
而乃芝田挺秀,不許於三農;蕙畝流芳,寧同於百卉(5)。伏想嵇山靈爽,鏡水澄明,仰止尊高,居然勝絕(6)。隱貧居而坐聞絲管,調仙家而行有旌旗(7)。竊料已飾廉車,行離郡界(8)。高風在律,爽氣盈軒(9)。未窮膏壤之秋,已領江山之秀。瞻望恩顧,攀結倍深。
(5) 芝田,本謂仙家種芝之田,唐人用以美稱御史臺。上官儀《和贈高陽公》“薰爐御史出神仙,雲鞍羽蓋下芝田”即其例。挺秀,通常解作挺拔秀麗;然此處“秀”指芝草;《楚辭九歌山鬼》“採三秀兮於山間“。《爾雅翼·釋草三》“芝,瑞草,一歲三華,故《楚辭》謂之三秀。” 比御史為食芝仙卿,見《真誥》“仙官明《大洞真經》者為仙卿,服金丹者為大夫,服眾芝者為御史”。
蕙畝, 種植蕙草之田地,出《楚辭離騷》“余既滋蘭之九畹兮,又樹蕙之百畝”。 此處當指百官之列。三農,本謂三種地區之農,《周禮·天官·大宰》里有“三農生九谷”,注:“鄭司農(眾)云,平地、山、澤也。康成謂原、隰及平地”。二句大意是說,崔從此領長御史臺,其勢雄緊,而名鎮百僚。
(6)嵇山、鏡水,皆在今浙江紹興。仰止,《詩·小雅·車轄》:“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”。尊高,語本《易漸》:“九五,鴻漸于陵 正義曰:“鴻漸於陵”者,陵,次陸者也。九五進於中位,處於尊高,故曰“鴻漸於陵”。居然,安然也。勝絕,本謂風景妙極,此兼言御史之職極為雄緊。權德輿《送雲散上人序》“會嵇山水,自古勝絕,東晉逸民多遁世于此。”
(7)隱貧居,自謂;溫曾隱越地。調。遷轉。仙家,美言御史,見上。
(8)廉車,觀察使、廉訪使、按察使赴任或去任時所乘車,故亦指代以上官員。 宋孫光憲 《北夢瑣言》卷三:“廉車發日,自霸橋乘肩舆,門生咸在。”郡界,會稽郡界。
(9)高風,秋風。在律,謂合于律。古者以十二律應十二月,夷則為七月之律,金秋應肅殺之氣,正合御史霜臺之任。
( 崔咸?)
( 崔咸?)
April-29-17
2:57 PM
上崔大夫啟 ( 崔咸?)
伏承已踐埋輪,光膺弄印(1)。夙承知遇,欣賀伏深。大夫二十三兄,銑社光輝,珠庭宅慶(2)。居方可裕,秉直無從(3)。誠宜便舍圭符,來調鼎鼐(4)。
(1)踐,謂實授。埋輪,《後漢書張綱傳》及《東觀漢記》(卷十七)都有“綱獨埋其車輪於洛陽都亭,曰豺狼當路,安問狐狸”之記載。後以“埋輪”稱御史。膺,
接受。弄印,《史記張丞相列傳》“高祖持御史大夫印弄之,曰
‘誰可以为御史大夫者?’孰視趙堯曰‘無以易堯。’遂拜趙堯為御史大夫。”後因稱任命御史大夫為“弄印”。二句謂崔已履御史大夫之職。
(2)二十三兄,崔之大排行。銑社,義不詳;疑即銑樹,謂金光燦爛的神樹。似可喻人風姿俊邁。王勃《乾元殿頌序》“黃離鍾耀,太陽分銑樹之輝;蒼震薦音,少海控銀河之色”。珠庭,飽滿天庭,星相家以为主貴之相。
北周庾信《周大將軍趙公墓志銘》“凝脂點漆,日角珠庭。”按“光輝”與“宅慶”不對仗,疑其中有誤; 前者或如“含輝”,而後者或如“瑞慶”也。二句似譽對方骨格相貌,超群出衆。
(3)居方,《易·未濟》:“君子以慎辨物居方。”孔穎達疏:“辨别眾物,各居其方,使皆得安其所。”居方可裕,即處事審物勝任自得之意。秉直無從,秉性耿直,而絕不茍從,謂必從道也。《論語子罕》“法語之言,能無從乎?改之為貴”。
(4)圭符,古諸侯所執上圓下方的玉版,即信符;此即代指地方官的音信。調鼎鼐,即調鼎,
喻任宰相治理國家。《韓詩外傳》卷七:“伊尹 ,故有莘氏僮也,負鼎操俎調五味,而立為相,其遇湯也。” 蓋御史大夫亦稱憲丞,秦漢時與丞相、太尉合稱三公,所謂“亞相”也。唐封演《聞氏見聞錄》“唐興,宰輔多自憲司登鈞軸,故謂御史大夫為宰相”。
而乃芝田挺秀,不許於三農;蕙畝流芳,寧同於百卉(5)。伏想嵇山靈爽,鏡水澄明,仰止尊高,居然勝絕(6)。隱貧居而坐聞絲管,調仙家而行有旌旗(7)。竊料已飾廉車,行離郡界(8)。高風在律,爽氣盈軒(9)。未窮膏壤之秋,已領江山之秀。瞻望恩顧,攀結倍深。
(5) 芝田,本謂仙家種芝之田,唐人用以美稱御史臺。上官儀《和贈高陽公》“薰爐御史出神仙,雲鞍羽蓋下芝田”即其例。挺秀,通常解作挺拔秀麗;然此處“秀”指芝草;《楚辭九歌山鬼》“採三秀兮於山間“。《爾雅翼·釋草三》“芝,瑞草,一歲三華,故《楚辭》謂之三秀。” 比御史為食芝仙卿,見《真誥》“仙官明《大洞真經》者為仙卿,服金丹者為大夫,服眾芝者為御史”。
蕙畝, 種植蕙草之田地,出《楚辭離騷》“余既滋蘭之九畹兮,又樹蕙之百畝”。 此處當指百官之列。三農,本謂三種地區之農,《周禮·天官·大宰》里有“三農生九谷”,注:“鄭司農(眾)云,平地、山、澤也。康成謂原、隰及平地”。二句大意是說,崔從此領長御史臺,其勢雄緊,而名鎮百僚。
(6)嵇山、鏡水,皆在今浙江紹興。仰止,《詩·小雅·車轄》:“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”。尊高,語本《易漸》:“九五,鴻漸于陵 正義曰:“鴻漸於陵”者,陵,次陸者也。九五進於中位,處於尊高,故曰“鴻漸於陵”。居然,安然也。勝絕,本謂風景妙極,此兼言御史之職極為雄緊。權德輿《送雲散上人序》“會嵇山水,自古勝絕,東晉逸民多遁世于此。”
(7)隱貧居,自謂;溫曾隱越地。調。遷轉。仙家,美言御史,見上。
(8)廉車,觀察使、廉訪使、按察使赴任或去任時所乘車,故亦指代以上官員。 宋孫光憲 《北夢瑣言》卷三:“廉車發日,自霸橋乘肩舆,門生咸在。”郡界,會稽郡界。
(9)高風,秋風。在律,謂合于律。古者以十二律應十二月,夷則為七月之律,金秋應肅殺之氣,正合御史霜臺之任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